当莎士比亚遇见古典音乐

一年前,台湾乐评人焦元溥将他的那本《乐之本事》带到了北京。当时他就曾经描述过他在台湾进行的各种音乐会上的创新,将文学与音乐进行结合,设定不同的主题音乐会,希望文学读者和音乐乐迷之间可以形成某种合流。一年后,他宣布,这种独特的文学音乐会将被带到北京。11月5日,《乐读莎士比亚》音乐会将在北京音乐厅上演。

这场包含和讲解和演出的音乐会,全长约120分钟,共有六部和莎士比亚相关的作品,依次是《第十二夜》、《奥赛罗》、《无事生非》、《哈姆雷特》、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和《仲夏夜之梦》,其中讲解的时间约为70分钟。在台湾,焦元溥在两年前已经举行过上下两场的莎士比亚讲座音乐会,如今来到北京,他把两场合为一场。

焦元溥本人既是乐迷也是文学迷,他说文学和音乐本来就是互通的,彼此都不应设限,“想要了解音乐,是不是应该读一下作品呢?很多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,也是受了很多其他艺术形式的激发。”除了莎士比亚,焦元溥还组织过昆德拉、托尔斯泰、村上春树、普希金等不同作家的讲座音乐会。其中最具挑战的是“阅读普鲁斯特”,“《追忆似水年华》本身已经很有挑战,还要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交代给大家。”也有人问他,已经那么忙,怎么还有时间阅读,焦元溥的回答是“想要阅读,一定会有时间。”

组织这些音乐会,焦元溥还有一个初衷,就是给更多的音乐家演出机会,如果一个音乐家30岁后没有足够的演出机会,谁还要每天把自己关在琴房里6个小时?“我访问过一些钢琴家,18、9岁的时候不是最好的,27、8岁的时候也不是,但是到了40岁以后好得不得了,赢过了别人,因为他们很幸运,一直有足够的演出机会。我们看的是终点。”

在《乐之本事》里,焦元溥讲述了许多古典乐的观赏礼仪,他说具体到他自己的音乐会,他其实不介意观众的穿着,但是他会希望听众保持安静。前阵子王羽佳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,焦元溥也有参加,现场很多杂音,以至于王羽佳在后台时还抱怨,演出时到处都是咚咚咚的声音。焦元溥强调,观众的安静有两种,一种睡着的安静一种是专注的安静,他当然希望是后者。

至于音乐会是不是因为带小孩子来听,焦元溥说只要孩子不吵闹当然就可以,没道理以年龄或身高来作为界限。即便年龄达标的小孩,如果吵闹,也应该来听音乐会,家长应该有自知之明。

除了即将于11月5日举行的自己的这场音乐会之外,焦元溥还强烈推荐了11月6日钢琴家保罗·斯柯达的独奏音乐会,和11月27日钢琴家邓泰山的独奏音乐会。演出地点都是北京音乐厅。